close

三年破局

11月6日,上海浦東信息園的中國電信學院內,第二屆中國電信“i創”黑馬大賽塵埃落定,決出前三。而在此前的兩天中,來自各級電信公司、專業公司以及社會上的近160個項目團隊夙興夜寐,層層競技,為評委和觀眾展示瞭眾多新奇的創意,上演瞭一場場別開生面的頭腦風暴。

“i創”黑馬大賽是中國電信鼓勵和推動互聯網創新創業而精心打造的重要賽事,旨在激發創新活力,歷練創新人才,實現創新發展。不過,這僅僅是中國電信近年來創新戰略的一個環節。作為一傢央企,中國電信近年來也同我國整體經濟一樣遭遇瞭發展瓶頸。傳統業務萎縮,互聯網勢力沖擊明顯,新業務增長乏力,為瞭突破發展困境,中國電信近年來大膽創新,打破常規,勇於嘗試,走出瞭一條央企創新的新路,全方位響應瞭政府對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同時也為“雙創”路上的後來者積累瞭諸多可供參考的寶貴經驗。

開央企之先河“吃螃蟹”

源於我國電信行業母體的中國電信公司歷史悠久,規模龐大。2011年,電信業務的互聯網化才剛露苗頭,但這傢久經沙場的企業已經嗅到瞭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開始未雨綢繆。2011年12月,中國電信集團提出建立孵化體系,2012年3月建立大型央企中的第一傢孵化機構——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上海),開拓出“基地孵化、天使投資、公司參股,員工控股”的模式,希望通過此舉實現三大目的:尋找業務新增點,培養互聯網人才,打造創新文化。如今回頭再看,不得不說,中國電信確實極具前瞻性,此舉獲得瞭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時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親為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揭牌。

由於沒有經驗可循,中國電信的創新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摸索過程中頗多大膽嘗試,其中一些可以說是業內甚至是國內首創。

——對員工創業“包容失敗”

近年來,中國電信經營壓力持續加大,這使得員工的收入也顯得有些微薄,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做中國電信的員工依然是一份很穩定的工作。那麼,如何讓這樣一批員工離開穩定的環境,投身競爭嚴酷的商海?中國電信為此在央企中首創瞭“停薪保崗”模式,喊出瞭“包容失敗”的口號,創業員工享有相應的創業“保護期”,一旦創業不理想,創業者可以返回原崗位,崗級和薪酬均不變。但項目如果要實現公司化運作,那創業者則需要和中國電信解除勞動關系。

這樣的政策可以說相當寬松,很多人本著“旱澇保收”的心態加入瞭創業者大軍,結果卻收獲瞭意想不到的回報。今年已經47歲的梁篤國是天翼創投首批孵化的創業者。當年已經是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產品總監的他有著二十多年的工齡,可以說“比下有餘”。本著試試看的態度,他同幾個人合作啟動瞭智能交通創業項目,結果市場反饋相當好。為瞭籌集創業資金,他不顧傢人反對賣掉瞭一套房子,如今他的公司已經拿到瞭A輪投資,估值翻瞭十倍。

但是這一政策,曾經也招來瞭不少風涼話。有人譏笑,中國電信鼓勵員工“下海”,但是卻給員工帶上瞭“遊泳圈”,所以所謂的員工創業隻是說的好聽。但事實卻證明,中國電信的這個做法恰恰是最適合央企特色的。首批創業的甘肅小夥王軍濤就曾經對記者袒露心聲:“我已經成瞭傢,有瞭孩子,如果沒有集團這麼好的政策,我也許不敢嘗試創業。”在采訪中,很多創業者向記者表達瞭類似的想法。“創業後級擴大機推薦需要勇氣和執著,但是在央企中待的時間久瞭,很多員工一上來根本沒法同互聯網行業的那些人競爭,所以我們是充分考慮到瞭員工的切身利益,才制定瞭這樣一套保護措施,給員工留出瞭緩沖的時間。”中國電信創新業務事業部總經理李安民告訴記者。就在今年8月,上海出臺瞭《關於本市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保留基本待遇離崗創業,在創業孵化期內(3~5年)返回原單位的,工齡連續計算。這與中國電信的做法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中國電信這一政策已經施行瞭三年半。

——為“雙創”設立“特區”

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因為特殊的政策迎來瞭30年的高速發展,從默默無聞的南海邊陲漁村一躍成為我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在創新過程中,中國電信也引入瞭特區思維,針對新興業務創新實施瞭相對隔離的體制機制,目的是希望按互聯網規律辦事,轉變發展模式(從依賴到自主獨立),打破體制機制束縛,促進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所謂的隔離體系並不是割裂,而是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給創新板塊以充分的自主權。從實施情況來看,主要包括管理隔離和運營隔離。李安民向記者解釋說,所謂的管理隔離是指創新業務事業部歸口管理15傢創新業務單元,承擔收入、利潤和投資指標,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實現瞭管理扁平化,使得創新單元的事務性工作更為簡化;二是組織扁平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各項決策更為迅速,更加符合互聯網重“快”的規律。而運營隔離則是指各業務單元按市場化原則與中國電信的主業實行市場化結算,獨立運作,分類管理。

此外,大量權限被直接賦予瞭創新業務單元,比如選人用人權、資源配置權、產品研發等權限。這使得創新業務單元相比傳統的電信省級公司能進行更為快速的決策,有更大的自主權,可根據市場的瞬息變化及時調整。

記者瞭解到,截至2015年年初,15傢創新單元已全部實現公司化,4傢公司實現混改,兩傢公司實現員工持股。而在走向市場的同時,中國電信堅持對創新單元隔離但不隔斷,加強其與電信基礎業務的協同發展,如“移動+支付”模式。目前,中國電信旗下的“翼支付”業務用戶數已超過1.7億,這一多樣化支付業務對移動業務的“三高一低”保存激增效果顯著。

——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運營商均將“去電信化”作為一大轉型方向。但是在創新投資領域,中國電信反而將傳統電信特色發展成瞭自身的一大優勢。

天翼創投成立三年多來,始終堅持為創業團隊提供最大限度的資源支持,除資金外,更包括中國電信的通信網絡、營銷網絡、技術、品牌等各種資源,為員工創業提供瞭前所未有的便利。

中國電信學院創新與轉型人才教研中心主任譚雄鷹發現,今年社會風投的觀點正在改變,去年黑馬大賽期間,主流觀點是一些參賽項目跟中國電信的傳統網結合得太緊密,太“重”,欠缺互聯網項目“輕”的特點,而今年,不少風投精英卻表示,創新項目就是應該和中國電信的獨有優勢相結合,充分發揮出運營商的特色優勢。

年輕姑娘安蔚2013年從美國學成歸來就進入瞭天翼創投工作,做瞭幾年幫別人創新的工作後,她今年選擇瞭自己創業。她的團隊開發的校園社交類項目今年5月入孵,如今已有省級運營商在跟她洽談合作事宜。“外面的風投投給我的錢可能更多,但說實在的,對很多創業者來說,錢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我更看重中國電信能給我帶來的各種獨特資源,比如用戶、合作夥伴、渠道等。”

梁篤國也坦言,天翼創投相比於社會風投項目的優勢在於,背靠中國電信龐大的資源庫,而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也許並不適應社會風投項目的經營理念,但在天翼創投卻相對容易找到創業的突破口。

創新帶來三大突破

“可以說,中國電信的創新嘗試是在國傢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借鑒瞭互聯網資本運營的思維。”李安民充滿感慨的一句話透出瞭中國電信創新之路的不易。可喜的是,大膽的創新帶來瞭預期的回報。如今,中國電信創新板塊的三大目標已經初步實現。

——創新板塊貢獻最多增量收入

數據顯示,中國電信創新板塊的年收入增長率達50%,已經成為集團公司增量收入的最大貢獻者。截至今年10月,創新孵化平臺共征集瞭七批次約1500個項目,其中162個公司內外項目成功入孵,17個項目實現公司化運作,投資總額近5000萬元。昌視、奕行、教百、澤維4傢公司甚至獲得瞭社會投資機構的認可,引入瞭外部資本,取得瞭理想的股權資金增值倍數。以昌視公司為例,它源於2012年3月天翼創投孵化的第一批項目“電視快車”,創業團隊4人,2013年9月實現公司化,2014年年底國內知名投資機構深創投公司以近億元的估值註資800萬元,使公司價值1年內翻瞭近40倍。

創新業務單元的個體規模也許並不大,但是其發展動力卻不容小覷。以天翼愛音樂公司為例,該公司僅有約百人,但年創收達3億元,屬於典型的輕資產、高回報公司。

據天翼創投項目經理盧晏透露,今年將有23個項目實現公司化。去年黑馬大賽的冠軍“易排排”,目前經過孵化已經成功實現瞭公司化運作,並吸引瞭社會投資的關註。今年該公司的業務收入達到1000萬元,已成為騰訊、360等網企的合作夥伴。

另據記者瞭解,已經公司化的天翼閱讀即將登陸新三板,公司發展前景音響後級系統可期。

——儲備一批移動互聯網人才

32歲的張一飛此前隻是安徽公司的一名9崗員工,經過幾次創新嘗試後,他帶領的團隊研發的流量類項目去年獲得瞭黑馬大賽的亞軍,而在此前的數年中,他在創新方面的不懈努力也為他帶來瞭職業上的突破式發展,三年連升四級,成為一名5崗員工。“如果是在普通情況下,提升四崗大概需要十年左右。”中國電信集團一位熟悉人力資源的主管對記者表示。

天翼創投設立的一大初衷就是希望儲備一批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的人才,目前看來,這一努力已經奏效。李安民表示,孵化過程中很多項目的內容都發生瞭改變,但是項目負責人的能力卻在孵化過程中逐步被挖掘出來,成為一顆顆“金子”。梁篤國是很典型的例子。他的項目2013年9月實現公司化,但在之後的兩年中,他的公司也跟許多初創公司一樣對產品方向進行瞭數次調整,從最初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演變成現在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第二次參加黑馬大賽的鄧超來自北京公司,去年首次參賽的他進入瞭10強,但無緣前三,今年則一舉折桂。他表示,自從走上瞭創新之路,就幾乎沒有停歇過。今年以來,鄧超和他的團隊成員均數次前往中國電信學院,接受瞭全方位、系統的創業培訓。這是他們奪冠道路上頗為關鍵的一環。

中國電信學院可謂是中國電信培養人才的“搖籃”。該院副院長趙軍不久前遇到瞭去年獲得黑馬大賽季軍的一個團隊負責人,去年參賽期間這位負責人和他的團隊三天隻睡瞭10個小時,但是他表示,非常珍視這場參賽經歷,因為集中的培訓和競技使得團隊的技術邏輯、商業模式、運營理念都經歷瞭超強度的打磨,成熟度實現瞭躍升,他們的能力也顯著提升,後來他們的項目獲得瞭較好的發展。

“創業很少有一次就成功的,95%的創業最終都會失敗,所以大多數人都是一次一次地創業,不斷嘗試。”一位創業者對記者如此表示。也正是這樣的歷練,使得中國電信在培育創新的過程中快速儲備瞭一批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據記者瞭解,中國電信創新人才庫目前已近萬人。

——創新文化已然成型

如今,中國電信內部已經形成瞭濃厚的創新文化。據介紹,目前中國電信的創業導師人數過百,專業化培訓每年舉辦30多場。此外,中國電信還在公司內外廣泛征集產品創意、舉辦“i創”黑馬大賽、開展Mini創業訓練營等。

據譚雄鷹透露,中國電信所選導師多數是具有實幹經驗的創業精英,95%來自公司外部,導師所授經驗非常具有實戰性,對公司不同發展階段都會給出針對性的經營建議。

企業創新孵化體系的建設和運營,在中國電信上下掀起瞭創新創業新高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累計參與創新創業的人數逾5000人次。對於員工離職創業,天翼創投盧晏的觀點很具代表性:“員工走瞭之後,我們的工作擔子肯定更重瞭,但我們也支持他們出去創業,因為這對公司對員工來說都是好事。”

人人創新的文化使得中國電信員工的創新力日漸提升。就在10月末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中國電信有9個苗圃項目和兩個創業公司獲得上海賽區優勝獎,1個苗圃項目和兩個創業公司進入全國半決賽,其中來自上海孵化基地的1個團隊闖入全國賽六強,也就是安蔚的項目。

進一步服務社會“雙創”

受國傢政策影響,中國電信的創新孵化仍以公司內項目為主。但記者從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中國電信正在進一步加大對社會項目的孵化力度,為社會各界創業者搭建國際領先的創業孵化與投資管理平臺,比如在新建的張江產業園,入孵項目中50%均為社會創業團隊。未來,中國電信將從三個方面加強對社會項目的“雙創”扶持。

一是加快基於產業背景的生態型孵化器建設。在上海旗艦孵化器的基礎上,再新增10多個重點城市孵化器,大力促進產學研聯合,加快技術共享體制建設,不斷推動和吸引芯片、終端、網絡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匯集,力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培養一批企業傢和創新人才,打造規模化、體系化、高端化的信息產業集群。

二是積極探索與社會知名機構建立聯合基金。以天翼創投為主體,吸引合作夥伴,共同設立與中國電信主營業務協同的TMT創投基金,充分發揮資本杠桿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資於天翼創投已孵化企業及產業鏈項目,同時引入大量外部項目資源。

三是打造行業內知名的創業活動平臺。立足既有資源和合作圈子,對接創業者與投資人,積極開展系列創業活動,不斷提高“Angel Eyes(每月舉行的創業路演活動)”和大咖沙龍(每半年舉辦一次)等品牌活動的行業影響,打造引領行業的創新文化,營造“雙創”良好氛圍。


中國電信的改革創新是一體化的,創新推動改革的思路也異常明確。最近,中國電信董事長常小兵在廣東、四川等地調研時,鼓勵各地堅定信心,積極開展創新業務,大力拓展“互聯網+”。他指出,如果看準瞭,就要加快整合資源,哪個地方動作快些、效果好些,就抓緊上升為集團級平臺,集約運營,服務全國。他特別強調,集團總部要增強前瞻性和決斷力,真正讓創新開花結果,由單個“亮點”形成一片“風景”,為社會作出真正有用的東西。

* * *

在中央強調深化國企改革、大力開展“雙創”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央企正加入到創新的行列中來,而中國電信近幾年的探索也被很多後來者認定為可供借鑒的經驗。就在上月,在國資委召開的一場聚焦“雙創”的會議上,中國電信作為典型代表作瞭發言。數年探索,小有所成,實屬不易。但不可否認,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作為一傢肩負使命的央企以及行業的“長子”,中國電信未來的創新之路仍任重而道遠,前路如何,值得期待。

作者:郭慶婧



本文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後級擴大機用途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ae602m6e0 的頭像
    qae602m6e0

    如果是你就能夠

    qae602m6e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